央视《朝闻天下》关注 | 从0到1,概念验证中心助力科技成果转化!发表时间:2024-05-20 00:00 今天,央视《朝闻天下》走进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展现了通过概念验证中心,解决科技成果从0到1的转化,为更多小微企业赋能。一起来看↓↓↓ 科技成果转化成产品并不容易,为了想办法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解决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初一公里”,为更多的小微企业赋能,2022年11月,浙江杭州提出了建设“科技成果概念验证中心”的方案。位于杭州医药港的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建设的创新药概念验证中心成为许多企业验证想法能否落地的地方。 在杭州医药港这座不起眼的五层楼里,聚集了18名院士、国家和省级人才,百余名不同专业的研发人员,硕士、博士比例达到80%。是什么吸引这些科研人员聚集在这里?在这座楼里究竟能干些什么呢? 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常务副院长 杨波:我们根据实现原创药物发现到转化,设计了整个平台。科研人员都在一起,能够相互交流,知道对方的所需,知道双方的“卡脖子”卡在哪里。 看似简单的布局,对于小微药企来说,却解决了大问题。2022年10月,胡誉怀创办了一家微小型创新药企,他带着公司自主研发的候选新药,委托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对适应证的方向进行验证。只用了6个月的时间,科研人员就发现了新的潜在适应证。如果放在过去,这个验证过程大概要用两到六年的时间才能做完。 胡誉怀告诉记者,对缺乏基础设施和研究团队的初创药企来说,发现新适应证、构建动物新模型、解析分子新机制都得找外面不同的机构做。各个环节之间衔接效果差,时间长,花费多,成果转化的成功率小。现在得益于研究院这个“超强外挂”,概念验证得以全链条打通,公司成立7个月后,已完成了1类创新药获批进入临床1期。 某医药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 胡誉怀:从理念到产品化,可以一条线地帮你验证完成。对于我们来说不仅是效率上,成功率上也是大大提高的。 据介绍,在杭州,像浙江大学智能创新药物研究院这样的概念验证中心共有15家。截至今年1月,15家概念验证中心已挖引入库项目756个、验证项目357个、转化落地项目193个,项目获投融资44.74亿元。
文章分类:
新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