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大学“智汇紫金”高端对话第37期——深化链接·产研互融成果转化协同合作交流论坛圆满落幕

发表时间:2025-05-18 21:10作者:国际创新研究院
2025年5月9日下午,浙江大学“智汇紫金”高端对话第37期“深化链接·产研互融”——成果转化协同合作交流论坛在浙大森林A幢多功能会议室成功举办。本次论坛由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与宁波银行股份有限公司联合主办,浙江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承办,旨在积极响应杭州高水平打造“创新活力之城”,进一步搭建江浙沪成果转化交流平台,促进研发成果快速转化,推动各地信息资源共享、合作发展共赢。
本次活动汇聚了来自长三角多所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代表,包括浙江大学工研院副院长吕伟成、国际创新研究院常务副院长陶翃以及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许文平、南京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周剑峰等高校科技成果转化相关部门负责人。科研院所方面,长三角先进材料研究院、哈工大苏州研究院等院所专家代表共同出席。

活动同时吸引了政府及产业界多方参与,浙江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执行副会长潘强龙,以及杭州、苏州、宁波等地科技局领导到场交流。现场还汇集了长三角地区知名天使基金代表及投资机构负责人,宁波银行总行机构业务部总经理陆海英带领的金融团队也列席活动。据统计,本次跨区域产学研对接会共吸引政、产、学、研、资等领域的80余位嘉宾共聚一堂。




小镇参观




图片在自由参观环节,嘉宾们参观了浙大紫金科创小镇,小镇相关负责人介绍了小镇构建“政产学研用”协同创新体系,打造以数字信息、智能制造、生命科学产业为主导的国际人才特区、创新创业基地、生态智慧城区的相关情况。



成果转化协同合作交流




“深化链接·产研互融”—走进浙大工研院成果转化协同合作交流论坛,通过搭建高校、科研机构与企业之间的直接对话平台,促进技术需求与科研供给的精准对接,共同探索科技成果转化新径。

浙江大学工业技术转化研究院副院长吕伟成详细介绍了浙江大学的成果转化情况。学校在科技创新方面成果丰硕,“十三五”以来获国家科学技术奖35项,科研规模持续高位增长。吕院长重点阐述了浙江大学构建的完善成果转化生态,通过战略导向、校企合作、校地合作、技术转移和创新创业五大模式,推动科技成果高效转化。学校与数百家单位建立了紧密的校企合作关系,成为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此外,还通过全纬度、跨领域、高赋能的创新服务体系,成功孵化了多个重大科技成果,如机电液重大装备、转基因玉米瑞丰125、二噁英监测技术等,为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活动现场,上海交通大学先进产业技术研究院副院长许文平、南京大学科学技术研究院副院长周剑峰分别就成果转化改革举措、技术创新基金运行等作了分享,浙江省产学研合作促进会分享了以产学研协同赋能高质量发展的经验做法,宁波银行总行汇报了产学研金融支持方案及协同合作机制。

左右滑动查看更多



科研成果展




此外,现场布置了40多件浙江大学科研成果,涵盖多个领域,琳琅满目。受到各投资机构、企业及政府平台的

高度关注。

   




联系地址: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西园一路18号,浙江大学紫金众创小镇D4-4号楼 联系电话:(+86-571)89995070 传真:(+86-571)89995070

Copyright © 2017 浙江大学国际创新研究院. All Rights Reserved.浙ICP备10011689号-1